查看原文
其他

平凡之燃!抄表工刘涛六年街拍结集《走来走去》

2016-06-12 Lens Lens杂志


下面框线里的内容摘自“@Grinch1982”的微博。他的名字叫刘涛,合肥供水集团的一名抄水表工。从2010年底开始,几乎每天,他都要花上4-6个小时,拿着一台小相机,反复拍摄同一条街道。他说,“时间就是我的一针一线”。



2013-9-29 11:55

昨晚和XX吃饭喝酒发现视野一下回到了很窄的地方,大家围绕着晋升关系展开讨论,或许是我不够真实,或许真如他们所说我在给他们洗脑。我和XX之间在思想上好像无法一致,以后绝不提我的观念了。每个人自有一套自己的生活观。


2014-1-7 14:50

如果未来可以,我想拍一部关于街头摄影师的实验电影,虽然是梦,但我一定能拍好,因为我有好剧本。 我在这里:


2014-11-7 23:32

谢谢各位的关心鼓励批评,我无言以对,我想自己的生命里能和大家分享摄影是多么愉快的事情,参加同事的篮球队聚餐回来路上,雨滴声仿佛也是一次次的告诫,很多朋友的私信我无法去回复,我真心为你们加油,未来我会出版一本摄影集献给在平凡又平凡的年轻人:)


2014-12-25 00:53

穿梭在城市的步行街里,感到非常的不安,站立在人群中,闪光灯暴露了自己,在熙熙攘攘的缝隙中透露出一丝滑稽的伤感,各种摄影师高低跑位摄影,一路返回住所,不再留恋,逃避那汹涌的人流和浮夸的境地,差点忘记和各位博友说声“圣诞快乐”


2015-2-13 02:11

我最近的状态很不好,一来要去迎合生活的环境.我在照片里隐藏一些密码.混混沌沌度日.坚持这两个字根本不适合我…没有目标没有失望.有的只是只是对生活的理解…不要太累.也不要太安逸.在咖啡店呆久了,别忘记菜市场收摊后的冷清…


2015-7-14 22:18 

光头夏天虽然凉爽.也有不快的地方..就是回到家吹一阵冷气过后.一摸头顶.......一手的盐粒.


2015-10-13 22:32

傍晚路过省立医院对面,又被“举牌宾馆住宿”的大姐们说“又来了,真是没事干,就是吃饱了撑的.”真想告诉她们,这一周.没有拍摄到一张照片.就快饿死了..


2016-5-27 20:24

拿起相机之前,从未想过35岁能出版一本摄影书,理论上我不是个“成功”的,现在自己依然在供水公司一线工作,每日晚上在街上吃完饭,看着街边的路人,我会想自己在别人最渴望事业有成的年纪,做了别人至少是周围人看来最无聊的事。但我喜欢做这件事,是有意义的。


……



现在,他这近六年的海量作品,由Lens做了一个系统、细腻的编辑梳理,结集为这本《走来走去》。300多张全版大图,近似明信片硬度和质量的印刷,裸脊锁线装订,带来非常舒服的阅读体验,


天赋和时间,凝结为这份“平凡之燃”。


网友们给刘涛起了“野生摄影大师”之类的名号,其作品和本人也被央视、《时代》、BBC等国内外媒体报道,并获邀参加德国、日本、法国等地的影展。


他说,“我不希望别人说‘因为你是一个抄表工,拍成这样不容易’……”


以下的图文节选自这本《走来走去》



这些照片,让他在网络上爆红,包括央视、《时代》、BBC在内的各种媒体蜂拥而来。热度最高时,一天会有几家媒体采访,让他根本分不清谁是谁。最初接受采访前,他都要先喝上五六瓶啤酒,喝得醉醺醺的,才去回答记者的问题,“不喝酒好像很难愿意敞开心扉似的”。



但长时间暗中摸索,缺乏知音,也让刘涛有很强烈的倾诉欲,他说自己“热情得吓人,什么都说⋯⋯那把我激动的”。


有一次,一位跟摄影有关的朋友从北京来看刘涛,被刘涛极为热情地招待,对方走后给他发微信说:“我真帮不了你什么。”刘涛觉得有点儿冤枉:“好像我是想要让他拉我一把。我不是那个意思,我就是表达一下对知音的感谢。” 



摄影也让刘涛看世界的愿望得到满足。他后来被邀请去台湾,拜访了摄影家张照堂,还纵览了一遍台湾。在高雄,他碰到一位流浪汉,后者告诉他自己的老家在大陆。“当时和他在一个公园里面聊,旁边一个像是黑社会大哥的人看我跟流浪汉聊那么长时间,就对我很好奇,还带我去喝酒,喝到深夜,干掉了两瓶金门高粱酒。”这是刘涛任侠使气的一面。



媒体的报道让刘涛在合肥有了一点儿名气,也让他不能再自由自在地在街头“偷猎”。卖菜大姐碰到他,会告诉他哪里可以拍到揩女学生油的老色鬼;银行保安向他介绍从什么角度可以拍到女人裙底风光;倒是那些环卫工人、城管小哥、小商贩,终于知道他不是偷拍做监督的,也不再怕他按快门。


成名之后,刘涛本可以离开水厂做摄影师或者是留在水厂改做办公室工作,但他还是选择继续抄水表。单位就安排他“带徒弟”。老友相逢后会感叹:你都这样了,还在抄水表,你是在追求生命的价值啊。这听起来更像是一种调侃。而同事偷偷问他怎么在微博买粉丝——以为他的5万多粉丝是买来的。



Lens:始终在一个地方,拍一个城市和城市里的人,会不会太单调或者是有枯竭感?

刘涛:因为我都在一个固定的地方,能看到每个人的生活,每个人的追求,每个人的空间。

路过这个门面,我知道哪个地方会有什么人,这家几口人。我经常走的六安路上,有个楼的上下楼的窗口临街,那个窗口有时候楼上的老奶奶在,有时候是楼下老爷爷在。有一次看到二楼窗户上有一个花圈,是楼上老奶奶的老伴走了,楼下的老爷爷当时在抽烟。旁边还有一个宣传栏,今天贴这个,明天宣传那个,天天变。看到这些后,从2012年、2013年开始,就想要纵深去拍。

 

Lens:不知不觉间,很多人会在你的镜头里经历着生老病死?

刘涛:卖鸡蛋的天天在那儿卖鸡蛋,但在马路上写作业的小孩,很快就长大了。



Lens:摄影带给你什么样的变化?

刘涛:我对三孝口天桥的拆除很有感触。没拍照前,我还想趋新呢,就想赶快开个大卖场,流行品牌都到合肥来,城市越新越好;拍照过后,会留意那些老建筑、那些旧的东西。

和父母的关系也有变化:在父母对我约束时,摄影成了我一个很大的出口,通过摄影才去了解他们那一代人是怎么过来的,为什么会那么思考。



刘涛:我不希望别人说‘因为你是一个抄表工,拍成这样不容易’。对于艺术来说,你必须处在一个很抵触、抵抗的环境里,你才会做一些事情。

有的人衣食无忧了,想要拍拍玩玩,没有那种内心冲突的感觉,我觉得那样的艺术会没有力量。

 你融合在人群里,但又不能随波逐流;你不能跟着它的节奏走,但又不能把自己和人群隔开……



当然,这么多年,刘涛也错过了很多,别人眼中的那些发财的机会,跳槽甚至去别的城市尝试的机会……还有陪伴女儿的时间。

在这本书的后面,我们放了一些他拍摄女儿的照片,以及写给女儿的一封信:


“这本摄影集,你长大以后也许会读懂,或许不值得一提,但它证明了我是在和你一起成长:)对你的爱也是毫无保留,只是你现在还不明白。世界那么大,希望你的好奇心可以一直保留下去。

“爸爸已经很幸福了,自从拿起相机以后……但愿有一天你可以体会到那种触摸不到的幸福感。

……




 学者任悦说,“我们都爱看刘涛的照片……它们在互联网上得到疯狂的转发,我们误以为这是因其通俗,但实际上,只有在一个相当之窄的频率上,我们这些‘所有人’才会产生共鸣。”

 “那些一刹那就会溜走的人情,都会给他准确无误地捡走。”


 刘涛的画面里,“有我们每个人鱼水难离的中国式生活,吞吞吐吐的人世间所有无可抗拒的温暖和艰辛”,艺术家马良评论说,“他不是个愤世嫉俗者,又天性幽默,所以他的照片里有了生机勃勃的天地众生,我真喜欢那些诚实的小照片儿啊。”

“这些人和人之间平等温和的注视,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,不是么?“




长按二维码,直达京东购买



长按二维码,直达亚马逊购买



长按二维码,直达当当购买



《走来走去》和Lens的其他读物

在京东、亚马逊、当当、天猫、淘宝、机场中信书店

和各大城市书店均有销售

更多内容和购买地址请见:购买渠道



最后,推荐刘涛的微信公众号:“Grinch快照集”: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